苏州文创
从“中华和钟”到“琴瑟和谐”
发布时间:2017-02-20
金海鸥,苏州市首届民间工艺家、工艺美术大师;获得中国科学院特别嘉奖;获得多项“文化部科技进步奖”。“中华和钟”主创人;试制成功我国第一套仿古双音编钟、玉磬、方响;世界上第一套18面可演奏旋律的“低声部定音铜鼓”;古法重铸了干将莫邪剑。“昔者瓠巴鼓瑟而沉鱼出听,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。”这是古人对琴瑟音韵的形容:从前在水中沉睡的鱼儿一听到瓠巴奏瑟就探出头来听;正吃草的马儿听到俞伯牙弹琴也抬头欣赏。但是,“琴瑟和鸣”这一胜景却从董卓作乱之后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,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。一度世人无不为之叹惋却又无能为力。
2016年1月29日,“琴瑟和鸣”这一传说中的胜景在苏城呈现!一把古琴、一把瑟,均出自著名的制琴大师金海鸥之手。
金海鸥大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宫廷雅乐的修复和还原,1999年成功研制“中华和钟”,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套双音编钟。金海鸥,曾经两次荣获文化部科技奖,享有“创新民族乐器第一人”的美誉。
当我们来到金海鸥大师的工作室时,他正在打磨古琴。他停下了手中的活儿,并告诉我们:希望通过对宫廷雅乐的修复和逐步还原,再现古代礼乐之邦的风范。

千年编钟
大家对于编钟的了解有多少?是从学校的教科书上学过,还是在热播的古装剧里见过?我们的祖先早在两干四百多年前就摸索编钟的制造方法,不仅铸造出不同音高的编制系列,还设计了独特钟形与复杂的钟腔结构,形成了奇妙的一钟双音,并能在任何一个音上灵活自如地旋宫转调。尤为可贵的是,钟体,还记载了先秦时期的乐学理论以及曾和周、楚、齐等诸侯国的律名和阶名的相互对应关系。这一重大发现,有力地回应了所谓“中国的七声音阶是从欧洲传来、不能旋宫转调”的说法。
曾侯乙编钟出土时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,只可惜,很多人都感叹再无人能做出这样的编钟来。但是我们真的没人能再做出来么?金海鸥就做到了。
当时音乐界的人士都认为,一个编钟只能打击出一种声音,但金海鸥却坚持认为,一个编钟能击出两种不同的音调。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,他到陕西考察了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。他发现,这套编钟每个编钟身上有两只小鸟,敲击不同的小鸟,发出的声音也不同。他的这一发现不仅验证了自己的说法,也让音乐界专家震惊。
自此,他花了两年时间,经历无数次失败,终于成功研制出了能敲出两个不同音的编钟。
消息传出后,著名词曲作家乔羽亲自赶到中央民族乐团,要求把当时正在排练的一场作为国礼的《音乐史诗——大歌舞》中的管钟撤下,换上编钟。1999年,为迎接新千年的到来,他研究设计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大的编钟群“中华和钟”,也创造了吉尼斯纪录中世界最大的编钟群。
2015年9月25日,广西艺术学院、苏州金海鸥乐器研究所共同研制的32件套双音羊角编钟在广西艺术学院圆满安装上架。该套编钟拥有三大亮点:羊角钟,发双音,金海鸥先生制。其特有的少数民族特色音色:可奏带微升、微降、三、六级15音分的壮族音阶,并在每个钟上刻有壮族少数民族文字标示的音乐铭文,是国内首创!

传奇之剑
金海鸥不仅精通编钟,在其他领域亦展现了制作工艺方面的才华。金海鸥研制出编钟没多久,突发奇想:编钟和剑一样都是青铜制品,为什么不试一试?为了再现吴国的铸剑文化,金海鸥耗时8年,刻苦钻研,最终成功还原了越王勾践剑的铸剑工艺,在全国乃至全球华人中引起了热议。而后,金海鸥穷尽十余年的心血将“干将莫邪”的千古之谜一一解开,并完全遵照古法,终于在2010年铸造成功。人们再一次为古人的智慧技艺所折服,也为金海鸥先生的才智和刻苦钻研的精神所叹服。
甚至有人这么评价金海鸥:“古有欧冶子、干将、莫邪,今有金海鸥。”由此可见,他的铸造工艺水平之强,世人对他的评价之高。

琴瑟和鸣
近几年来,金海鸥开始心无旁骛地研究各式各类的古琴。如今的古琴,为何逊于西方乐器?为了弄清这个问题,金海鸥买了多种古琴并将其劈开,发现其并不符合科学的发声原理,为了验证此观点,他甚至不惜代价买来了一架收藏于故宫的古琴进行研究。结果正如他所想的那样。自此,他便开始了他研发古琴的漫漫之路。金海鸥现已古稀,本该是退休享清福的年纪,却依然忙碌着,他说。“我的时间不多,但是我要做的事情很多。”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常务副秘书长吴敏说,金老先生已经70多岁,他的研究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非常有意义。目前他的一系列新的研发还处于刚刚开始阶段,我们要抓紧时间协助金老先生推进他的研究,实现他的梦想,将研究成果进一步转化,加强对中华礼乐的文化研究和应用。
中华民族将伦理道德融入了音乐中,上至耄耋老人,下至幼童,“乐”融入了他们的骨髓。而当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失传后,“乐”的内核,也就跟着失传了。“善良是需要植于内心的。”金海鸥说,研究中国古乐器的目的就在于弘扬中国传统的民族雅乐,并希望将伦理道德融入其中,最终完成“礼乐教化”的梦想。
“礼仪是表象,礼乐才是内涵。”“琴瑟和鸣”的基础就在于有制作精良的乐器。“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桎梏就在于音色不和,因为不和,所以不美。”为了重现民乐的辉煌,金海鸥选择了从基础做起,从一把好琴做起。
如今的金海鸥在民族乐器界可谓泰斗人物。他研制的乐器中享有“天下第一”称号的可不少,天下第一锣”“、天下第一鼓”“、天下“第一钟”,当然也少不了“天下第一琴”。
(本文感谢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支持)
◎本报记者陶开俭实习生卢琳高远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