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州文创
公共空间的个性定制
发布时间:2017-02-20
(本报记者开俭实习生张倩)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现在这个时代,“个性”应该再合适不过了。当人人都开始追求个性化,“个性化定制”也就成了当今的宠儿。“大悟墨凡”,一个专注于个性定制的建筑设计公司,设计总监韩晓宇,一个专注于个性定制的设计师。在公共室内空间、商业空间、公共空间的室内设计都颇有成就。从设计院到微小家装公司,从建筑事务所到广告传媒公司,从策划到大型工装公司区域设计代理人。不停地更换角色和岗位,不停寻找自己的方向,并为之储备不同的专业知识。最终认为大型公共空间的设计是最能叙述自己意识的设计途径,且更具影响力和传播性,以致至今为之孜孜不倦。
设计重要的还是适合
作为一名设计师,很多人选择进入设计院或者装饰公司,可是当你看到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终于变成设计图,但是这样设计被别人指手画脚,自己却没有任何话语权时,内心又是多么的无奈。韩晓宇选择了说“不”,在苏州这块热土上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。
在建筑设计行业,竞争十分激烈,怎样才能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呢?韩晓宇将目光投放到了一般人注意不到的点,那就是大公司不屑干,而小公司做不了的那些,也可以说是疑难杂症那部分,比如建筑改造、餐饮空间、展示空间等等。由“大悟墨凡”参与设计的张家港博物馆、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(无锡)、一些展示场景及影视场景都使人眼前一亮。韩晓宇说,设计不仅是一门独特的艺术,设计是艺术、技术和实用功能的结合,艺术是唯心的,但是设计既要考虑美感,也要更多的理性思维。设计重要的还是适合,要考虑每个建筑的功能,形式追随功能,根据个性再进行合理的设计,争取惊艳世人,这与现在人们追求的“个性化定制”不谋而合。在设计方面,韩晓宇认为,速成是不靠谱的,设计依靠灵感,而灵感是生活的积累,不是说一本书一次讲座就能给予的。真正了解生活,再将生活还原出来,这就是设计。以博物馆设计为例,在设计的前期准备中,韩晓宇跑了很多个图书馆档案馆,甚至连委托方都开始着急,认为时间来不及。但是在充分了解了当地的特色以后,设计也就如行云流水一般。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常务秘书长吴敏认为,越是设计中的疑难杂症,越是存在柳暗花明、豁然开朗的机会,这里需要的是专业专注敬业投入。韩晓宇正是知难而进,把握了机会,才有现在一次一次获得成功。
大悟墨凡的英文名是“AWAKEN FEELING”,意思是唤醒感觉。也就是说当你真正了解了建筑的个性,灵感自会降临,所谓的“疑难杂症”也就很好解决。
至少能让自己满意
在公司推广上,“大悟墨凡”也有独树一帜的思路。一般的装饰公司都会不断派发传单,线上线下推广一起来。这些手段见怪不怪了,但是韩晓宇一个都没有采用。韩晓宇说被推广吸引来的客户不了解公司的设计,这样的成单率也不会高。
在公司初创的几年里,由于当时年轻没有经验,驾驭能力也不够,加上认识少,缺乏说明能力,遇到过不少困难。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,韩晓宇知道了要用创意设计来吸引客户。就像公司的微博,不像其他的商业微博起名为某某公司,而是选择了“大悟墨凡设计”。微博内容里除了一条置顶微博是自己的联系方式,其他的全部是关于设计的分享。客户们如果对微博分享的内容感兴趣,那就说明他们认可公司的设计,他们觉得大悟墨凡的设计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。一旦设计被认可,那么不但在与客户的交流过程中摩擦会减少,而且出来的设计也是最令客户满意的。这样一来,成单率大大提高了,公司整体效率也会跟着上来。韩晓宇相信用实力说话,频率相同的客户自然会过来,事实也正是如此。
公司近几年发展越来越好,客户也越来越多。有些客户一味要求快,不在意设计质量。对于这样的客户,韩晓宇选择拒绝。拒绝客户,这是很多人无法做到的,但是作为一名设计师,韩晓宇认为设计出来的东西至少能让自己满意,明知道时间不够还接单,这不仅仅是对客户的不负责任,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。品质永远放在第一位,这是韩晓宇的坚持。
指向艺术装置开发
除了“大悟墨凡设计”这个注册品牌之外,还有另一个叫“大悟墨凡艺术工厂”,指向艺术装置开发。
艺术装置开发是一个十分小众的行业。韩晓宇解释说,艺术装置开发通俗来讲也可以理解为定制雕塑,符合现代人的个性诉求。在公司擅长的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领域,会用到许多雕塑,这些雕塑都必须要符合空间特点,这不是雕塑厂产业化的成果。“我们做这个艺术工厂,也是想让别人知道,我们有实力,只要我们有创意,我们就能出实物。”韩晓宇如是说。
韩晓宇的公司如今已经有了一定的客户群,并且通过老客户、人脉和案例这三方面不断积累新的客户群。说到公司以后的发展,韩晓宇表示仍然会把重点放到自己的优势领域——公共空间和商业空间上。公司涉及了很多方面,以后可能会涉及更多,但是核心不能忘。只有发挥自己的优势,才能让更多人认可他们打造的这个品牌,在大众认可的基础上,再发展其他方面。
(本文感谢苏州市文化创意产业联合会支持)